行銷與公關的主調: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Amanda Ye (愛曼妲)
4 min readSep 4, 2019

--

成為行銷人或公關人上班族的學弟學妹們,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地會發現(抱怨),「主管(或老闆)不懂行銷!」「老闆(主管)不懂專業公關!」

是的!大多數的主管或老闆,可能沒有你這麼清楚每一件工作的細節,或是「不想知道細節」。

換個角度看看,主管或老闆眼中的學弟妹,有時反而是你們「不懂」公司給你的任務,究竟是要達成什麼目的,於是,鴻溝(誤解)就漸漸地產生了。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學弟妹們有時會感到委屈,自己這麼努力,可是主管和老闆總是挑三揀四。簡單說,癥結點在於,過程中彼此有沒有做好雙向的內部溝通,還是上司單向下達指令。

老闆和主管,其實就是行銷與公關部門的內部客戶,必須要設法達成有效率的雙向溝通,掌握「客戶」的問題或需求,才能提出正確的行銷或公關解方。

舉個例子,老闆說希望行銷部門規劃參展,行銷部門除了根據產品的目標市場搜集資料之外,同時應該要去調查同業的參展狀況與成效,再依據業務目標訂定出參展目標,討論參展效益的衡量指標。

如果只是提報展覽的官方介紹資料給老闆,通常老闆很難決定是否要花大錢參展,或是要花多少資源參展,因為,老闆心中想的可能是:「公司業績沒成長,需要開發新客戶了!」,也可能是「公司今年營收獲利不錯,應該要好好曝光一下公司品牌!」,或者是「公司到底應該要開發哪一種產品才能快速獲利?」凡此種種,皆有可能。

每一種目的,需要不同的行銷策略,對症下藥。如果一開始沒有溝通清楚參展目標,後續挑選展覽,規劃預算,準備展品,邀請客戶,搭配廣宣,各個環節都會失準,事倍功半,甚至落得吃力不討好。

Photo by britt gaiser on Unsplash

換到企業公關的部門,若是老闆說,「我們這個產品很好,應該要在媒體多多宣傳。」企業公關部門銜命開始寫新聞稿,辦記者會,邀媒體專訪,也許曝光成效好,可是銷售沒有起色。又或許媒體不買單,產品報導寥寥無幾,可是銷售量卻有成長。次數多了之後,老闆可能會覺得公關部門可有可無。

這種情況,肇因於沒有讀懂老闆的真正想法,白白錯失了藉機讓老闆建立正確觀念的機會。

首先,企業公關不為銷售服務。為銷售服務的是行銷部門。企業公關要做的是為公司(品牌)建立長期而良好的媒體關係,甚至擴及所有的公司利害關係人,都需要保持正向的互動管道。

利害關係人指的是誰?廣泛地說,包含產業分析師,市調機構,政府相關部會,投資人,上下游廠商,客戶和用戶等等,以及產業界的意見領袖,社群的活躍者等等。

專注於企業公關該做的,做「對的事情」,而不是忙碌於完成老闆交代的公關活動,例如,老闆提出要辦產品上市記者會,應該要反問,這件事情需要開記者會嗎?還是由行銷部門策劃一個有梗的新品促銷活動,成為大眾討論焦點,無形中讓品牌成為被注目的焦點,勝過自我吹捧式的公關新聞稿?鍛鍊自己思考,幫助你躍升為老闆心中具備專業度的公關顧問。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在一家公司裡,行銷與公關的大忌,就是「各彈各的調」。

行銷部門有活動公關,主責行銷活動的新聞撰寫與發布,媒體邀請與聯繫,彼此關係緊密,有些公司裡甚至是同一人擔任。活動公關與企業公關不同,活動公關宣傳的是活動本身,或是產品,企業公關的任務則是建立品牌。行銷部門與企業公關,切忌各行其事。

有些公司舉辦行銷活動往往不經意地與品牌精神背道而馳,舉個例子,品牌精神強調環保,舉辦路跑活動時卻使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循環使用」的佈置物與贈品發送等等,令人疑惑,甚至帶來負面的品牌印象。

總結來說,企業公關是任重道遠的角色,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特點是無法速效速成。行銷有時則是特效藥,快速地讓產品或品牌在一段時間內發光發亮,特點是單靠行銷,無法持久,必須搭配「品牌價值」,長期服用。

下一次,當老闆提出一項要求,或是下達一個指令,務必要檢視真正目標為何?不要被表面上的需求誤導,誤用了公關資源或是行銷資源,結果反而欲速則不達。

#愛曼妲專欄 #行銷公關

--

--

Amanda Ye (愛曼妲)
Amanda Ye (愛曼妲)

Written by Amanda Ye (愛曼妲)

My experience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began with writing press releases and my career has since expanded into global marketing for tech brands.

No responses yet